白粉病是比较难防治,但是却发生普遍的一种疾病,该类病菌在温度到10-30℃分生孢子均可萌发,对湿度要求不高,正常情况下10天即可完成一次侵染循环。
作物一个生长季节白粉病会反复多次爆发,一旦流行很难控制,尤其是大棚温室的环境下,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。
草莓白粉病
草莓白粉病在整个生长季节都可以发生,苗期染病主要是造成秧苗品质下降,适宜环境蔓延成灾。主要危害叶、叶柄、花、花梗和果实。
叶片染病,初期长出白色菌丝层,后期产生暗色污斑,大小不一,严重时病斑连接成片,布满整个叶片。
花蕾,花染病,花瓣粉红色,花蕾不能绽放。
果实染病,幼果干枯。果实后期受害失去光泽硬化。
病菌侵染温度为15-25℃,相对湿度80%以上,保护地草莓白粉病常年发病盛期在2月下旬至5月上旬与10下旬至12月。草莓发病敏感生育期为坐果期至采收后期,发病潜育期为5-10天。
防治方法
从根源防治,选择抗病能力强的苗子。
加强田间管理。及时清洁苗地,生长期病残果及时摘除并集中销毁,雨后及时排水,加强肥水管理。
药剂防治在10-11月以及3-5月是预防关键期,可以选择啶酰菌胺+醚菌酯,十天左右喷一次。
瓜类白粉病
白粉病在瓜类上比较常见,一年刺激均可发生,一般不会侵染瓜条,主要危害叶片,叶柄和茎蔓。
叶片染病两面出现白色粉状园斑,随着病情扩散,逐渐形成片,布满叶片,受害部位发现褪绿和发黄,后期病斑产生黑褐色小黑点,变成灰白色,严重时变为黄褐色枯死。高湿环境侵染花器,症状与叶片类似。
防治方法
选择耐病品种,加强园区管理,及时摘除病叶老叶,加强通风。
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,选择苯醚甲环唑或者氟硅唑防治,注意交替使用,每隔十天左右一次,
葡萄白粉病
葡萄白粉病不仅影响今年,对来年枝条的生长以及葡萄的二次发育还造成影响。
白粉病可侵染葡萄的所有绿色组织,叶片被害时呈现大小不等的褪绿色斑块,后期严重叶片焦枯脱落。
幼叶感染常常皱缩扭曲,并且发育缓慢。
幼果染病布满白粉,果粒易脱落,病果停止生长,果肉变硬,味酸,果粒开裂腐烂。
防治方法
乙蒜素清园,幼果期及时套袋,病株病叶及时,加强栽培管理,及时排水,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。
发病初期用醚菌酯或者苯醚甲环唑,咪鲜胺等药剂防治,用药一定要避开高温。
苹果白粉病
苹果白粉病主要危害果树嫩叶嫩枝,花,幼果,芽等。
苗木染病顶端叶面和幼苗产生白色斑块,严重扩展至全叶,病叶萎缩逐渐变褐色枯死。
新梢顶端展叶迟缓,抽出的叶片细长呈现紫红色,顶梢扭曲,发育停滞后,病斑特别是嫩茎,出现密集的黑色小粒子。
春季气温升高达到二十多度,有利于病菌繁殖。一般高发期为4-6月,高温时节稍加停滞,8月秋梢期再度蔓延,一年只有两次高峰期。
防治方法
清洁田园,结合冬季修剪,剪除病梢、病芽;早春复剪,剪掉新发病的枝梢,集中烧毁或深埋,防止分生孢子传播。
采用配方施肥,避免偏施氮肥,使果树生长健壮,控制灌水。
豆类白粉病
豆类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,也可侵害茎蔓和豆荚。
叶片发病,初期在背面产生圆形的黄褐色小斑,后扩大为不规则的紫色或褐色病斑,叶背或叶面产生白粉状霉层。
后期病部霉层老熟,呈灰褐色,霉层间产生黑色小点。
豆类白粉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5-11月。温度偏高、多雨的年份发病重。
干湿交替或昼夜温差大、夜间叶面易结露的天气发病重。
多年连作、地势低洼、排水不良、种植过密、通风透光差、长势差的田块发病重。
防治方法
选用抗逆性强的品种;高畦栽培,合理密植,开沟排水,及时打去老病叶,收获后及时病残体,将其带出田间集中销毁,减少田间菌源。
发病初期用本米家换组,醚菌酯,氰霜唑交替喷药,每隔一周左右喷一次,连续两到三次既可。